為豐富校園文化生活,體會傳統民俗文化的韻味,讓學生零距離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日前,鄭集鎮文體站邀請6位銅山非遺傳承人走進校園,讓銅北潤杰師生共赴一場非遺文化盛宴,感受非遺魅力,讓銅山非遺文化基因傳承“不斷檔”,讓非遺之美潤澤童心。
在“非遺”展板前,同學們或欣賞圖片,或交流觀感,或聆聽講解,通過各種方式,零距離感受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
非遺一:葫蘆烙畫
同學們圍在傳承人鄭詠梅周圍,認真聆聽鄭詠梅介紹:烙畫葫蘆藝術,又稱燙畫葫蘆、火筆畫葫蘆,是一種特色傳統工藝美術品,烙畫創作時要先在葫蘆上畫出圖像,然后用烙鐵在物體上熨出烙痕作畫,在作畫時最要緊的是把握火候、力度,注重“意在筆先、落筆成形”,葫蘆烙畫易保存、值得收藏、藝術價值極高。
非遺二:面塑
面塑非遺傳承人陳興民黃集鎮范樓村人,是銅山面塑藝人的杰出代表。陳興民拿出面泥、牙簽、壓板等工具,幾塊普通的面團在陳大師手中被點石成金,揉、搓、捏、拉、壓,雙手上下翻飛,不一會,一件件精美的面塑作品呈現在面前:可愛的小白兔、栩栩如生的美猴王……
展臺前,一排精美的擺件,各種面塑作品造型獨特、形神兼備、栩栩如生、躍然紙上,令人拍案叫絕。學生們一邊看,一邊興奮的拍手叫好,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非遺三:印刷拓印
活字印刷術源于宋代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技藝,是一種使用宣紙和墨汁印制文字、圖案的技能。銅山非遺傳承人張晨、張兆利給孩子們介紹了印刷拓印的起源,讓孩子們對這門傳統技藝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熱情。
接著老師親身示范,手把手教孩子們拓印的方法技巧。孩子們領來宣紙,排隊,準備拓印,先上油墨,然后將一方潔白宣紙覆在模具上,來回按、壓,掀開宣紙,一張娟秀大氣“福字”印刷品清晰地出現在眼前。油墨未干,孩子們舉著自己的作品合影留念,通過親身體驗,大家不僅掌握了拓印的基本要領,也感受到了先人的智慧和非遺的魅力。
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不僅激發了學生們對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還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審美能力,更讓孩子們深深地感受到了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圖文/梁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