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美麗昆山訊 (欒新秋 高學兵) 2月7日,程振旅先生帶著寫好的春聯和每年一樣到亭林公園送春聯。他可是昆山人眼睛里的“傳統文化百樣通”!借此,亭林公園邀請程老就園林新規劃現場指導。
據了解,程振旅1938年出身于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植士先生是上海一座私立學校的國文老師,母親是大名鼎鼎號稱“同胞三鼎甲”的清代“昆山三徐”的后代。書香門第的熏陶使他自小愛好文學藝術,喜歡吟詩作對,古文的基礎著實深厚,于音韻學頗有造詣,這跟他以后成為一位昆曲專家、考古專家、書法家和“文化雜家”應該說有著必然的關系。
程振旅是昆山市文聯藝術指導委員會委員、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昆山市書法家協會顧問、昆山書畫院藝術委員會委員,曾是昆山市昆曲研究會會長,若干個古鎮的“顧問”,如此這般不一而足,或許還有更多筆者不知道的“頭銜”。說起這些,程振旅便會哈哈大笑道:“都是空的!做點事情才是真的!”這就是程振旅,他一輩子都在實踐著他的這句話。
程振旅說他這輩子跟昆曲“纏”在一起了,真不知道是昆曲纏住了他,還是他纏住了昆曲。可以確定的是,程振旅是當今昆山懂得昆曲“工尺譜”而且可以用地道的“中州韻”唱幾十出戲的為數不多的幾個人之一。1989年,人民政府在亭林園里建設昆曲博物館,程振旅專門負責布館工作,在他的精心布置下,昆曲的歷史沿革發展脈絡及現狀,觀眾可以很清楚地得以了解。1992年,昆山市文化局成立了“昆山昆曲研究會”,程振旅出任會長后,得到了他的朋友臺胞陳桂祥先生的出資贊助。也是在1992年,程振旅尋尋覓覓終于找到了號稱“將昆曲搬上演出舞臺第一人”、明代昆山傳奇作家、戲劇家梁辰魚的故居舊址。還有在周莊重建古戲臺。周莊的古戲臺在乾隆年間就有了,民國時期葉楚傖做了一些修復。2001年5月1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中國昆曲列入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程振旅以及周莊鎮的領導莊春地等的共同努力下,同年在周莊恢復重建了面積達3500平方米的古戲臺,由蘇州蘇昆劇院常年演出昆劇,讓中外游客在游覽古鎮美景的同時領略昆曲的魅人風采。還有在千燈建設“善發南曲之奧”的元代“昆山腔”創始人顧堅的紀念館以及古戲臺等等,所有這些弘揚昆曲的“硬件”的建設程振旅都功不可沒。程振旅對昆曲傳承所作的貢獻(他自己不承認是“貢獻”,他說他當不起這兩個字,只不過做了點事情而已,不能欺世盜名)應該得到肯定。2009年末,昆山日商協會專門請程振旅去講述中國昆曲,程振旅認為這非常有意義。外國人都想了解昆曲,何況我們昆山人。程振旅的一句話說得好:“只要記得昆曲姓‘昆’,何必去爭巴城千燈。”
程振旅可是響當當的一位書法家,他的書法功底沒有人否定,沒有人敢否認,也沒有人能夠否定。什么叫做“大巧若拙”?什么叫做“大音無聲”?仔細去琢磨琢磨他的字你就可以心領神會。程振旅認為,任何藝術都起源于民間,起先都是很“俗”的。舊時人用毛筆寫字,誰都會寫,不稀奇。有人寫得好,自成一體別具一格,別人就去模仿他、學習他,進而研究他,在他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于是寫字便升華為“書法”,成為一門獨特的藝術,各個時代都會出現代表作品,也就是說由“俗”過渡到了“雅”。所以“俗”和“雅”其實沒有截然的分界線。若刻意地去求“雅”,弄不好反倒“俗”了。而“俗”到佳處便存“真”,這“真”便是大“雅”。程振旅對當今昆山書法藝術繁榮昌盛感到十分欣慰。以他看來,昆山的書法家功底都很扎實,于傳統能兼收并蓄,且頗具創新意識,書藝各有千秋,雅俗共賞。他說,書法藝術乃是中華文化的一大瑰寶,既是一門獨特的藝術,又能啟迪靈性,怡情養生。且漢字人人會寫,所用工具也比較簡單,易于普及,尤其也應“從娃娃抓起”。據我所知,振旅先生不但如是說,也是如是做的。
程振旅對昆山文物考古事業所做的那些事情也有目共睹。1975至1976年期間參加農村水利工程建設,程振旅在花橋雞鳴塘發現了一座古墓,后來經滬寧蘇等地專家確定這是在昆山第一次發現的漢代墓葬。還有金城畿遺址、張浦趙陵山遺址以及昆山第一個國家級文保單位集“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和“馬橋文化”之大成的綽墩山遺址等的發掘、考古,程振旅無不直接參與。
年逾古稀的程振旅先生還在忙。他一直很忙,為建設“文化昆山”奔忙,為老年書法班忙、為青少年書法班忙、生命不止忙碌不停。他說:“正因為這樣,他活得才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