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氣溫回升,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義隆永鎮大東溝村赤松茸產業帶頭人劉海東早早來到一片茂密的楊樹林中,不時翻弄著發酵基料,“你看,這些基料的濕度還不夠,要多翻攪增加濕度,好讓基料能更好地發酵。”起料、攪拌……村民們手持鐵鍬,忙得不可開交。
義隆永鎮森林草原總面積19.81萬畝,以楊樹為主的喬木林面積就有14.53萬畝,林地土質以黑土為主,土壤肥沃,富含多種礦物質。近幾年,該鎮充分發揮本地豐富的林地資源優勢,盤活大面積生態林的林下閑置土地,借綠生金,因地制宜發展赤松茸產業,不僅促進農民就地就近就業增收,延長赤松茸加工產業鏈條,還探索以“電商+文旅”為輔的三產融合休閑農業發展新路徑。
赤松茸,又名大球蓋菇,俗稱益腎菇、粗腿蘑,具有色美、味鮮、嫩滑、爽脆、口感好等特點,其極佳的口感和豐富的營養價值受到市場青睞。
幾年來,義隆永鎮百畝赤松茸產業的實施,讓村民實現打工不用往外走,出門就能把錢賺,為當地群眾提供了方便,有效拓展了群眾增收渠道,已然成為撐起群眾的“致富傘”。
務工村民王瑞芹說:“比干別的農活要輕快,一天能掙150元,一個月能掙到將近4000元,離家近,又能照顧小孩子,還能照管牲畜,我覺得很方便。”
儲藏周期短、回收價格不穩定是包括赤松茸在內的所有食用菌產業最大的風險。2023年,義隆永鎮政府積極協調鄉村振興資金為種植戶建起了烘干室和儲藏庫,根據市場需求或烘干或儲藏保鮮。
“赤松茸一等品每斤能賣到9塊錢。80畝赤松茸去年每畝凈剩2000元錢吧,建起來的儲藏庫解決了我們后顧之憂,目前鮮品、干品主要供應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市場。”劉海東說,林下種松茸,既給林木提供了營養,又發展了經濟,一舉兩得。
如何激發一產“接二連三”活力,推動赤松茸全產業鏈深度融合?
2024年,義隆永鎮與青島農業大學圍繞標準化生產、加工技術示范等開展全方位合作,以“高校+政府+企業”融合新模式,進一步完善農企利益聯結機制,壯大赤松茸產品深加工,按照一二三產業融合的發展思路,依托農業綜合體,推進電商+特色文化旅游全產業鏈融合發展。
“各位粉絲,我手里拿的是咱們義隆永鎮生產的蘑菇醬,和其他蘑菇醬不同,咱們的是赤松茸做的醬,拌飯炒菜一點不遜色。”不久前,在奈曼旗宏遠職業培訓學校舉辦的“網絡創業”商超帶貨課上,主播王慶鵬為自己家鄉生產的蘑菇醬帶貨銷售。
采蘑菇、燉小雞、識藥材、知農事、賞評戲。2024年,義隆永鎮依托藥材種植基地、赤松茸種植基地,串聯農耕博物館、評劇欣賞,傾力打造沉浸式、體驗式文化旅游品牌,圍繞“城市+鄉村互動”,豐富現代農業和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內涵,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從“盤活閑置土地”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赤松茸之鄉”,三產相融互促發展的赤松茸產業不僅是小鎮的閃亮名片,還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和企業增收的支柱產業。(于洪峰 王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