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郁蔥蔥的苗木基地、成片碩果累累的梨樹、風吹過麥浪的寧靜曠野……走進南通市海門區常樂鎮八烈村,一派和諧美好、生機勃發的鄉村風貌映入眼簾。
“大家都是鄉親,磕磕碰碰總是難免的,解開了就好了。”
“說得沒錯,我們聽宋警官的!”
……
八烈村警務室里,海門區公安局常樂派出所社區民警宋水兵和村民圍坐一堂,暢聊著村里的大事小情,十分熱鬧。
近年來,這間“家門口”的警務室立足轄區實際,全力做好保民安、護民利、惠民生各項工作,走出了一條護航鄉村振興的特色之路。
作為“咱們村”的警察,宋水兵是見證者,也是參與者。
(一)
7月16日上午,村頭煙火漫卷、陽光如水,粼粼波光跳躍在6號河的水面之上,兩側的堤岸有淘米洗菜的農婦,有收網提籠的老漢,為晌午的生火做飯做足準備。
見到宋水兵拎著帆布包走來,大家暫時放下手中的活計,起身和老宋打招呼。
“今天收獲不錯嘛!”宋水兵俯身接過村民張志廣手中的蝦籠,亂蹦的魚蝦激起水花四濺。
“他天天這么多哩!”一個姓劉的大娘搶過話頭,嗓門又脆又亮。
誰能想到,在三年前,6號河遠非這般景象——堤壩成堆的垃圾、肆意生長的水藻、河水散發的陣陣惡臭,令兩岸居民望而卻步。
身為河道長,宋水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為了水更清、環境更美,他牽頭組建了一支“警力+民力”多職能生態聯勤隊,15名隊員分組對6號河沿線開展常態化步巡、車巡,依托生態警務和網格化管理的聯動融合,推動了改造工程的順利竣工。
倡導“大和大美”鄉村文化的八烈村,如今水清岸綠、景美人和。宋水兵表示,這背后是駐村警務室和全村上下攜手努力的結果。
(二)
觀綠野風華,聽振興如歌。平安是鄉村振興的基石。
2023年,八烈村警務室搭上了智慧警務的快車,全村63處大小路口全部安裝上視頻監控“數字哨兵”,做到異常情況快速反應、發出預警。
宋水兵覺得還不夠。“大數據可以傳遞準確信息,但是安全感的傳遞,一定是面對面的。”
同年6月,兩輛嶄新的電動巡邏車配發至警務室門前的大院內。借此契機,宋水兵結合派出所主防的實戰需求提出構想——由民輔警、村干部、網格員、志愿者組成四支巡防力量,晝夜活躍在第一線。
在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平安八烈小警燈”應運而生——隊員們把信息核查、矛盾化解、反詐宣傳等業務融于一次聊天中。僅今年上半年已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12起,真正實現了“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村”。
線下摸情況,線上重宣防。每個清晨,在洗漱之前,宋水兵有一套規定動作——點開微信,同步向10余個警民微信群發送防火防盜防詐信息,同時為咨詢大小事宜的百姓解惑答疑。
他認為,群眾只要能夠隨時找到社區民警,心里的安全感就不會缺失。
(三)
“今天剛采摘了500斤,每斤2元賣給來村里收貨的客商。”西瓜種植大戶陳彬熱切地告訴宋水兵。
陳彬身后的大棚里,晚熟的西瓜翠綠欲滴,“有宋警官在,我們種植戶沒有后顧之憂。”
二人相識于三年前,從徐州老家到八烈村搞種植的陳彬找到宋水兵求助,自己的女兒到了學齡,到哪里入學還是個問題。
宋水兵考慮到當時正值西瓜銷售旺季,主動提出幫助對方收集入學材料,經過多方協調,小孩順利入學。
每逢假期,宋水兵還會把她接到村委會圖書室,和村里留守兒童一起看書學習,聽警察故事。
農忙季節,警務室精耕田間警務,駐村民輔警主動走訪各大種植園,發放警民聯系卡,一心一意護航產業發展;農閑時,“操不完心”的宋水兵也會想方設法為村民們“攬活”增收。
62歲的沈大爺想謀一份差事,由于右手行動不便,始終未能如愿。
宋水兵將其引薦至滬江科技有限公司做倉庫保管員,幾個月下來,沈大爺干得盡職盡責,自己也稱心滿意。
大到企業廠房,小到作坊車間,從裝配精密儀器的技術活,到剪線頭之類的簡易手工,經過宋水兵的牽線搭橋,不少村民在本村找到了心儀的工作。
“景美了、人富了、心齊了,我們的目標就實現了。”宋水兵說,“村民的腰包鼓了,獲得感幸福感肯定會直線上升。”
(四)
06年,宋水兵從部隊轉業,干了9年辦案民警,被調到常樂派出所干社區。剛接觸社區工作,有人提醒他:“片兒警天天和群眾打交道,成績看不見,吃力不討好。”
宋水兵不這么想。
在導彈部隊,繪制同樣的電路圖,他名列前茅;同一批學員,他作為優秀代表赴國外授課。憑著這股子精神,他被評為“優秀士兵”“優秀基層干部”,1次榮立三等功。
精神何來?“干一行就得專一行。”宋水兵認為,軍警骨子里的勁,就是不甘落后,要敢為人先。他堅信,付出和回報注定成正比。
為了盡快入門鄉村警務工作,宋水兵拜同一年轉業的戰友為師,在學和悟中,踐行“腿勤、口勤、腦勤、手勤”的八字訣;為了摸清全村1612家常住戶的點位,宋水兵用自己的方法給村里的小道、水溝逐個命名。
今天,他成了八烈村的活地圖。
年初,一位老太在太平港橋迷路,宋水兵趕到現場后,一眼就認出對方是吳姓村民的母親,隨即駕車護送老人安全回家。
種下了信仰的種子,必然開出信仰的繁花。如今,一幅秀美火熱的新時代鄉村振興畫卷正在這片紅色土地徐徐展開。
倘若去溯析八烈村百姓幸福感的“源頭活水”,永遠繞不開的,是那間“家門口”的警務室,和那位“咱們村”的警察。(圖文/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