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玉器】
良渚文化的玉器達到了新石器時代的最高峰。良渚玉器除少量為生產工具外,多數是用于佩掛、鑲嵌或串綴的裝飾品及禮儀用器。其種類多樣,色彩瑰麗,光潔瑩潤,以花紋繁縟、工藝精湛為世人所矚目。
中國古代有“天圓地方”之說,而琮的結構又是外方內圓、中有通孔,因此,琮應是古代先民祭地的禮器。此玉琮高15.8、射徑7—6.5、孔徑5.6—5.2厘米。器外表以四楞為中心線飾簡化的象征性的戴冠獸面紋,眼為圓圈,圈外左右對稱一小橫線表示眼珠與眼角,轉角上相接的凸橫檔為嘴部,中有一橫線表示上下唇,橫線兩端向上刻兩斜線,表示伸出的一對獠牙,器上共有二十四組獸面紋。此器屬良渚文化時期玉琮中的精品。1983年出土于常熟張橋廟橋村嘉菱塘畔仁厚墩,為國家一級文物。1992年入選在故宮博物院舉辦的第二屆“中國文物精華展”。
玉璧是一種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狀圓形玉器,是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的主要代表器物之一,古代先民將其作為祭天的禮器。玉璧在良渚文化的墓葬和遺址中常有發(fā)現,是中國玉器中出現最早并一直延續(xù)不斷的品種,歷經商周、春秋戰(zhàn)國,在漢代還大量存在。隨著工藝的進步,玉璧紋飾越來越精美,但祭天的功能逐漸減退。
1983年出土于常熟張橋廟橋村嘉菱塘畔仁厚墩的玉璧,直徑22、厚0.6-0.9厘米。玉色茶綠色,帶有黑、綠色和白色條斑。扁平圓形,居中鉆圓孔,孔壁有臺痕,壁面厚薄不均,中部比邊緣厚,有凹弦形琢痕,邊緣切削平直,整器光素無紋。從此器的規(guī)整、玉質光潔潤澤、琢磨工藝等來看,屬良渚文化玉璧中上品。為國家一級文物。
石鉞的前身是作為生產工具的石斧,后來演變?yōu)槲淦鳎盅葑優(yōu)闄嗔屯老笳鞯亩Y器,是部族權力的象征,多為酋長、部落首領所占有。羅墩遺址發(fā)掘出土石鉞計25件,均磨制精致,并經拋光。質地以灰?guī)r占多數,另有少量細砂巖等。體形扁薄,雙面弧刃,兩面鉆孔,出土時多位于墓主的腿部和腹部,少量位于頭骨附近,部分石鉞表面有朱砂捆綁痕跡,有的殘留有所裝木柄紅色痕跡,與石鉞相連,應為木柄表面漆皮,痕跡內伴有無孔玉珠出土,這種無孔玉珠應是鑲嵌在木柄表面的。
1983年出土于張橋廟橋村嘉菱塘畔仁厚墩的石錛,長24.5、寬4.8厘米。表面呈黛綠色,石質細膩,扁平長條形。器形規(guī)整,單面刃口,背面上端減地成段,通體琢磨光滑、精致,無使用痕跡。石錛為原始社會生產工具,但如此精美的石錛,在良渚文化時期的石器中極為稀有。為國家一級文物。
紡輪為紡織用具,最早為為石片,后為陶制、銅制。目前考古出土最早的紡輪可以追溯到距今8000年的河南舞陽賈湖遺址。羅墩遺址出土玉紡輪一件,直徑4.1、厚0.6厘米,圓餅形,器型規(guī)整,外緣渾圓。出土于羅墩遺址8號墓,位于墓主人腳端陶器群外側,與陶紡輪出土位置相同。
太湖一帶,是良渚文化遺址最密集地區(qū)之一,尋根溯源,蘇州是良渚文化早期的中心,后期隨著沖積平原不斷下沉,良渚文化中晚期的中心遷至余杭。
根據常熟境內眾多良渚文化遺址從地理上的規(guī)律排列、貴族專用的高臺墓地,以及出土的重要器物分析,說明距今5200至4500年間即有一支較強大的良渚部落在此繁衍生息,其部族首領按照各個氏族等級統(tǒng)率并控制著方圓數十里之地,已經具有史前方邑的雛影。
此外,從數件三角形石犁等農具看,此際良渚人已擺脫一鏟一鍬的耜耕而率先邁入了連續(xù)耕作的犁耕階段,四五千年前,良渚先民就是在這片土地上耕耘勞作,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其形態(tài)對于研究良渚社會結構及步入文明程度,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尚湖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