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濱海過去3年的“民生賬本”,從2016年到2018年,民生投入占公共預算支出比重分別達75.2%、81.4%、84.9%,比重屢創新高。濱海始終把民生幸福作為加快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大力興辦民生實事,逐步構建起“體系完整、覆蓋全面、標準升級”的“大民生”發展格局,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全面提升。
聚力富民,讓幸福指數不斷攀升
“創新富民舉措,我們重點打造林果和蔬菜產業帶,僅嶺山村就有連片果園1000畝。”濱海縣農業園區負責人告訴記者,園區以產業富民為抓手,規劃2萬畝林果產業帶核心區大套萬畝果園,總投入3.6億元,現已建成8000畝,帶動740戶低收入農戶增收。
去年以來,濱海堅持把富民增收作為“民生之源”,通過網絡創業提升、科技創業引領等“四項行動”,開展“筑夢桑梓”返鄉創業招商說明會系列活動,推動“打工經濟”向“創業經濟”轉變,農村淘寶、專業合作社等新型創業模式不斷涌現,引進返鄉創業主體1753個,新增私營企業2158家、個體工商戶5647戶,創成省級電子商務示范村、社區、園區5個。
“鎮區、園區、鄉村,均為特色小鎮建設對象,我們探索符合縣情、富有特色的富民新路,加快構建‘一主、一副、一輔、十鎮、多節點’的城鎮空間布局體系,實施城建重點項目88個,完成投入78億元,縣城建成區面積35平方公里,常駐人口近35萬人,城鎮化率達57%。”濱海縣住建局負責人介紹。
濱海積極探索“旅游+”富民新模式,著力推動旅游業與沿海開發、生態農業、智慧農業等融合發展,加快建設月亮灣海濱旅游度假區、梨花雨生態旅游度假區兩大景區,八灘民俗酒香小鎮等5個特色小鎮,推進20個重點旅游項目。“以前月亮灣走半天看不到人影,現在來這里吃飯觀光的游客要排隊。”在月亮灣附近經營飯店的村民周愛華說。借助港口優勢發展農家樂,周邊群眾的腰包越來越鼓。
著力補短,讓百姓共享發展紅利
一排小樓掩映在綠樹中,老人們在門前的體育器材上鍛煉。這是濱淮鎮敬老院的冬日景象。為了讓五保老人安享晚年,濱海推進14家敬老院提檔升級,完善硬件設施,提升服務能力,集中供養率顯著提高。
去年來,濱海持續推進保障擴面提標工程,筑牢社保、醫療、養老、兜底四條保障線,保障標準穩步提升,新農合參保率繼續保持100%,住院補償比和住院費用實際補償比鹽城最高。縣、鎮、村三級社會救助體系不斷完善,各類特殊困難群體得到及時救助。
“多虧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今年我們全家才能在新房里過年!”坎東社區居民梁金東夫婦談起自家新房,激動之情溢于言表。在去年濱海實施的城鎮棚戶區改造中,包括梁金東夫婦在內的8343戶城鎮居民,圓了“新房夢”。
民生優先,濱海主動超前謀劃推進基層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建設,著力補短,讓老百姓共享發展紅利。推進健康濱海建設,建成全民健康服務中心,實現全民健康免費體檢全覆蓋;設立名醫工作站(室)38個,實現院士工作站零的突破,“健身、防病、治病、康養”一體化的全民健康體系初步構建。29個教育布局均衡項目有序實施,新改建學校13所,設立名師工作室4個,新增學位6500個,大校額、大班額問題有效緩解,“公平普惠、優質多樣、人民滿意”的現代教育體系加快構建。文化藝術中心、博物館等“四館一中心”加快建設,建成鎮文化站9個、村文化室296個,建成率居鹽城前列。
聚焦民享,讓每個人心生溫暖
“以后去青島、北京,更方便了!”去年12月26日,青鹽鐵路開通的消息,讓濱海人為之沸騰。“這條高鐵的開通,不只是改變大家的出行方式,也將改變濱海對外的整體形象。”青鹽鐵路開通后,濱海這座海濱之城,闊步邁入高鐵時代。
濱海縣統籌推進高鐵站樞紐、“六縱六橫”骨干路網、“四好農村路”等重點工程建設,構建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累計完成投入48億元,海港大道、省道348等骨干路網建成通車,新增一級公路69公里,全面完成750公里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和202座危橋改造任務,實現鎮村公交全覆蓋。
初春時節,夜幕下的天場鎮秉義村文化廣場格外熱鬧,村民們踩著歡快的節拍,跳起廣場舞。“以前,大家的閑暇活動就是看看電視、聊聊天。現在村里建起文化廣場,每晚廣場上都聚滿前來跳舞的村民。”村民王嘉芹自豪地說,“現在農村條件好了,生活配套設施一應俱全,一點不比城里差。”
聚焦惠民利民,濱海更加注重民生共享和群眾感受,將民生福利、民生服務延伸到廣大農村,統籌提高入學、就醫、養老、出行等為民服務水平,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提高公共服務資源普惠度和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實現民生幸福從“人均享有”向“人人享有”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