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аv电影天堂网最新,午夜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丝袜在线播放国产二区,日本亚洲欧洲色α在线播放

評論:
首頁 > 美麗灌云 > 正文

結構調整,“調”出一個美麗灌云

發布時間:2019-11-04 09:15:57  |   來源:新華日報  |   作者:周賢輝 程長春  |   責任編輯:許蓉
秋日的灌云縣伊甸園景區,像是打翻了大自然的調色板:樹林和田野青黃雜糅,怒放的波斯菊、萬壽菊、醉蝶花、柳葉馬鞭花、粉黛亂子草等鮮花,把大地裝扮得勝過春光,“化工大縣”精彩轉

  秋日的灌云縣伊甸園景區,像是打翻了大自然的調色板:樹林和田野青黃雜糅,怒放的波斯菊、萬壽菊、醉蝶花、柳葉馬鞭花、粉黛亂子草等鮮花,把大地裝扮得勝過春光,“化工大縣”精彩轉身,一個美麗的灌云在蘇北平原上崛起。

  沿海開發實現鳳凰涅槃

  去年4月,灌云、灌南兩縣沿海化工園區全面停產整頓。灌云縣委書記左軍給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2012年到2018年,縣化工園區累計納稅21.81億元,而包括園區基礎設施改造的環保治理總投入就達42.08億元,化工企業繳的稅,僅相當于治理成本的一半。“當初誰都沒想到,粗放發展小化工不僅不賺錢,還虧大錢!”

  今年以來,臨港產業區積極應對化工整治的沖擊陣痛,強勢推進各項工作,園區經濟穩中有進、進中向好、好中攀升,1到9月簽約億元項目13個。進入四季度,臨港產業區一手抓項目招引,一手抓在建項目,力爭投資50億元的木業家具產業園、投資45億元的鈦白粉、投資30億元的有色金屬材料加工、25億元的特種紙及防火板等在手在談項目年內簽約,力爭投資120億元的氧化鋁、投資28億元的碼頭及港口物流園等5個簽約項目年內開工。

  在一期項目已投產的紫燕食品生產車間,園區掛鉤服務聯系人孫強介紹,今年1到9月份,一期項目已實現工業應稅收入17億元,納稅6500萬元;二期工程目前已封頂,明年上半年可實現試生產。一、二期全部投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30億元。

  “化工園區的紫燕化學與經開區的紫燕食品,形成鮮明對比。一只‘新紫燕’抵得上一群‘老紫燕’。”左軍介紹,兩個因為巧合都叫“紫燕”的企業,一家化工企業,一家食品企業,看似毫無關聯,實則是當地發展的一個縮影,對比之中引人深思。關停落后的化工企業,既需立足當下解決環境污染突出問題,更要與新時代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對標對表,破除思想束縛、擺脫傳統路徑,找準問題、解決問題,實現高質量發展。紫燕食品利用當地特色農業資源優勢,打造藕蝦生態基地、蔬菜種植基地、家禽養殖基地,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形成完整的現代農業產業鏈,滿足華東、華北1000多家門店銷售需求,成為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龍頭企業。“紫燕食品雖不是高精尖項目,但堅持綠色發展、注重創新提升,符合新發展理念。”左軍表示,“我們決不能再將污染傳給后人,要痛下決心、鐵腕治污,徹底摘掉‘污染園區’帽子,還老百姓藍天白云、清水綠岸。”

  文旅結合推動鄉村振興

  10月23日下午,記者走進緊鄰伊甸園景區的伊山鎮川星村,村黨總支書記孫正壯告訴記者:“自從搞起了旅游,不少村民辦起了民宿,不僅房產增值了,就連果園里的酥梨,也從1元多一斤賣到3元多一斤,村民總收入比全縣平均收入高出30%以上。”

  短短幾年時間,灌云縣先后獲得“中國最美鄉村旅游目的地”“中國最美特色旅游小城”“中國十佳‘一帶一路’旅游特色城市”等榮譽稱號。“高質發展,后發先至”,灌云縣鄉村旅游發展帶動產業振興,打造出農村振興和農民增收的新的增長點。

  直到“十二五”末,灌云全縣人均GDP、人均財政收入、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省42個縣(市)的排名均處于相對滯后的狀態。處于發展十字路口的灌云,下定決心擺脫傳統路徑依賴,作出“終結化工大縣,向旅游大縣轉型”的發展轉向,走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每每談及轉向的最初動因,左軍都會提到伊山鎮川星村附近的6500畝梨園。“到了這里,才能真正體會到‘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壯美,非常震撼人心。”左軍說,這種散布于鄉野田間的美景,正是亟待開發的“寶藏”。灌云縣委、縣政府馬上付諸行動,近到溧水、大豐,遠赴浙江蕭山、安吉學習,通過對比發現自身資源稟賦優勢相當明顯,以發展鄉村旅游打造新經濟增長點的戰略構想浮出水面——強勢推進以“伊山伊水伊甸園,真情真意真灌云”為主題的全域旅游,深入推進“一年破題、兩年成形、三年出彩、五年成名”的行動計劃 。大伊山、伊甸園、伊蘆山、潮河灣等幾個景區精彩的推介活動不斷出新,今年國慶,伊甸園最高日接待游客近2萬人,創收過百萬元。

  脫貧攻堅依托產業前行

  “對灌云來說,貧窮是最大的短板,脫貧是最大的心愿,富民是最大的追求。”左軍介紹,“十三五”期間,灌云全縣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3.5萬戶、9.79萬人,分別占農村總戶數17.8%和農村總人口的12.2%, 脫貧攻堅任務相當艱巨。灌云縣擺脫傳統路徑依賴,以綠色發展為主線,以富民增收為核心,全方位實施脫貧致富奔小康工程,不僅整體經濟在困境中加快突圍,而且脫貧攻堅也邁出堅實的步伐,累計實現2.5萬戶、7.2萬農村低收入人口和44個省定經濟薄弱村脫貧轉化,脫貧轉化率分別達74.2%和88%,貧困發生率從2015年的12.2%下降到去年的3.3%。

  記者在東王集鎮鹽河村看到,這個村集體收入長期為負數的省定經濟薄弱村已經甩掉債務包袱,蝶變為江蘇省“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 “我們把農戶的土地與扶貧資金結合起來,辦了一個合作社,結合沂河淌自然風光發展生態觀光旅游。”灌云惠澤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吳白玉告訴記者,合作社吸收村里的貧困戶參與其中,由專業技術人員指導農民種植管理技術,實現貧困戶在家門口打工掙錢。陽光大棚瞄準市場導向,實現錯峰種植,一年9個月可采摘,同時按照“保底收益+浮動分紅”的形式,能帶動50戶低收入戶就業,戶均增收7000元,實現村集體收益10多萬元,年底向建檔立卡貧困戶發放入股分紅資金。

非遺江蘇
人文江蘇
出行指南針
智慧江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