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аv电影天堂网最新,午夜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丝袜在线播放国产二区,日本亚洲欧洲色α在线播放

評論:
首頁 > 美麗淮安 > 正文

拉長產業鏈 淮安農業高質量發展創出新格局

發布時間:2019-01-07 10:59:17  |   來源:新華日報  |   作者:蔡志明 周洋 孔雪  |   責任編輯:許蓉
2018年10月26日,南京,全國首家“淮味千年”旗艦店開業;11月5日,上海,“淮味千年”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閃耀登場。從去年3月在京發布后,“淮味千年”農產品區

  2018年10月26日,南京,全國首家“淮味千年”旗艦店開業;11月5日,上海,“淮味千年”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閃耀登場。從去年3月在京發布后,“淮味千年”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頻頻亮相,成為淮安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一道靚麗風景。

  “聚焦發展高附加值、高顏值的現代農業產業,以科技興農、品牌強農為抓手,促進農業轉型升級,推動農業拉長產業鏈、拓展功能鏈、提升價值鏈。”淮安市委書記姚曉東如此勾畫淮安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新目標。

  產業新“隊形”為高質量發展“壓艙”

  “市場收購價每斤1.3元,簽約價每斤1.9元,一年下來能多賺近200萬元!”洪澤區老子山鎮,種糧大戶周德貴喜滋滋地說。淮安大米產業聯盟“企業+訂單農業+農戶”模式讓他致富無憂。

  2016年,淮安水稻種植、育秧、倉儲和加工、銷售等29家企業組建淮安大米產業聯盟,統一使用“淮安大米”品牌。“全市已建成優質稻米基地270萬畝,年產淮安大米76萬噸,每年為稻農增收3億元。”聯盟主導企業、淮糧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靜告訴記者,淮安被中國糧食協會授予全國唯一的“中國稻米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市”。

  “淮安大米”鑄成“全國樣本”,折射出淮安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成效。去年7月,淮安市委七屆七次全會提出重點發展特優高效種植、特種綠色水產、特色生態休閑“三特”產業,打造現代農業產業新“隊形”,為農業高質量發展“壓艙”。

  “壓艙石”是一個個農業項目、企業、基地。“去年全市新引進投資億元以上一二三產農業項目38個,總投資94億元”,淮安市市長蔡麗新說,截至目前,淮安已先后培育市級以上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374家,建成國家和省、市級農業園區25個、農產品出口示范基地7個。

  除了優質稻米基地外,淮安還建成高效設施園藝138萬畝、特種水產養殖50萬畝,“多而雜”“小而散”的舊面貌逐漸被“大而長”“大而強”的鏈式發展新格局所取代。

  品牌新格局為高質量發展引路

  “嘀嘀”“叮咚”……走進老侯食品運營中心,淘寶接單聲、阿里旺旺聊天聲此起彼伏。“‘雙11’銷售280多萬元,老侯鴨肫、鴨舌、香辣鴨脖等多個產品成‘爆款’!”江蘇老侯食品公司總經理張乃成對記者說。

  老侯食品是淮安特產禮品的開拓者,一度遭遇產品老化、業績陡降的瓶頸,如今靠“觸網”,老樹開出新花,企業在天貓等電商平臺上的日銷量達5000單。像老侯食品這樣的“網紅”品牌還有許多:宜蜂尚蜂蜜成為電商蜂蜜熱銷品牌,“暴躁體”營銷成就“周小帥私房菜”小龍蝦持續熱賣…… “網紅”品牌源自民間智慧,“淮味千年”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則彰顯了政府意志——構筑農業品牌新格局,為農業高質量發展引路。

  走進江蘇百斯特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中央廚房,智能化的生產線上,新鮮食材經過數十道工序,“化身”為一道道讓人垂涎欲滴的淮揚美食。“‘淮味千年’是高品質的代名詞,授權使用這個品牌是對企業的肯定和鞭策。”公司生產制造部副總經理劉庭禮告訴記者,為了不負“淮味千年”這一品牌,百斯特采用先進的冷鮮、凍鮮技術,通過GPS定位、溫度監控、電子鎖設備精確掌控食品運輸過程,確保食品質量安全、正宗美味。

  盱眙龍蝦品牌價值近180億元、洪澤湖大閘蟹品牌價值80億元、“淮安大米”品牌價值37億元。目前,淮安擁有地理標志證明商標121件,數量居全國設區市第一,占全省的45%,“淮味千年”帶動下的“一縣一品牌”格局正在形成。

  科技新成果為高質量發展加力

  2018年11月2日,省科技廳正式啟動第4批省級農業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建設,以南京農業大學淮安研究院為理事長單位的“江蘇省規模畜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榜上有名,意味著淮安規模畜禽產業發展將獲得更有力的科技支撐。

  在通往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科技的力量已經并將繼續改變淮安農業。

  “在園區的幫助下,我們花了18個月時間,摸索出溫度、濕度、土壤、株距等變量之間的最佳配比,成功實現大葉冰草育種、留種,改變了種子完全依賴進口的局面。”2015年,90后大學生夫婦吳則鋒和丁蓉蓉回鄉創辦淮安市天英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目前企業種植冰草300余畝,是省內最大的冰草種植基地,也是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的冰草數據采集基地。而吳則鋒口中的“園區”,就是淮安國家農業科技園,在2017年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創新能力評價報告中,該園創新能力綜合排名全國第三、全省第一。“立體廊架式栽培、無土栽培、節水型灌溉等新技術,冰草、靈芝、多肉、國蘭等蔬菜花卉新品種,智能溫室、連棟大棚等新設施……”談起園區創新成果,淮安國家農科園科技發展局局長王嘉虎如數家珍。

  隨著新成果、新產品的不斷涌現和產業化,淮安大米、紅椒、黃瓜、蒲菜等農產品屢屢得到“黑科技”加力。“從農科院育苗基地買的苗,出苗整齊,不易生病,畝產從3000斤變成5000斤。”清江浦區武墩鎮王橋村村民張躍波告訴記者,村里種植紅椒的蔬菜大棚占到耕地面積的一半,農科院研發的紅椒新品種一個接一個,產量更高,農戶年均收入近20萬元。

  淮安市農科院蔬菜育種中心副主任羅德旭說,該院先后育成農作物新品種96個,研發推廣新技術、新產品42項,近三年科技成果轉化收益達1.1億元,位居全國設區市級農業科研院所前列。

非遺江蘇
人文江蘇
出行指南針
智慧江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