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孤寡老人晚年不愿意住進敬老院,執拗地守著住了一輩子的老屋,獨自一人生活,十分孤獨,建湖縣寶塔鎮寶塔村的孤寡老人劉芳就是其中一位。14年前,劉芳遇到了鄰村周鳳英一家人。周鳳英將老人接到家中,視她為親人,一家四代愛心接力贍養,讓老人盡享“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在建湖縣寶塔鎮龍河村,只要提起周鳳英一家,村民都為他們的善行義舉稱贊叫好。
“這是老人生前最喜歡的一件棉襖,她說顏色鮮艷,上面有繡花,穿著不但喜氣,還顯年輕。”7月15日下午,周鳳英撫摸著劉芳老人留下的一件紫紅色棉襖,眼圈紅了。“農村里流行做99歲,我們一家本來商量好了,明年給她擺壽宴過生日的,沒想到她這么快就離去了。”談及與自己一起生活了14年的劉芳老人,周鳳英說,他們一家人都視老人為親人,當她是家中的一分子,習慣了有她在的日子。
周鳳英一家住在建湖縣寶塔鎮原四樹村(后并入龍河村)。2001年,周鳳英63歲的丈夫單正兵,看到寶塔村80歲的五保老人劉芳獨自一人居住在簡陋的小屋里,身邊沒有親人照料,頓生憐憫之心。單正兵隔三差五主動上門,從家中帶去可口的飯菜,并幫助老人打掃屋子、洗衣服。2005年初,老人生活逐漸失去自理能力,單正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試著與家人商量將老人接回家中照顧。單正兵的想法,得到了母親及妻子周鳳英的支持和響應,隨即騰出一個房間,并整理好床鋪,當天就將老人接到家中。
在夫妻二人的悉心照料下,劉芳老人享受著“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一大家子其樂融融。老人臉色逐漸紅潤起來,精神狀態也明顯好轉。然而,禍從天降,2010年,單正兵突患重癥,一病不起,不久就撒手人寰。“老人在老伴的遺體旁哭得像個淚人,她說沒想到白發人送黑發人,她早已把我和老伴看成是親兒子和兒媳了。”剛料理完老伴的后事,老人就向周鳳英提出搬回原地居住,不給其增加額外負擔想法。
周鳳英立即將兒子單國成、兒媳及孫子、孫女叫到身邊,就劉芳老人的去留問題開起了家庭會議。“父親有交代,讓我們好好照顧老人。他生前能做到的,我們一定也能做到。我們要接過這副擔子,讓老人安心住下吧,我們要為老人養老送終,完成父親的遺愿。”晚輩們都不同意老人搬走,劉芳老人含淚留了下來。
單正兵走后,周鳳英及家人對老人更加關愛,將老人冷暖飽餓時刻放在心上。每天早上,周鳳英準時來到床前,幫老人穿好衣服,洗漱完畢后,再為老人梳好頭。每天晚上,周鳳英都會打來熱水端到床邊,為老人擦洗身子、洗腳。一日三餐,頭一碗先盛給老人,放好椅子、擺好筷子,再攙扶老人來到桌邊坐下吃飯。
每到冬天,晴好天氣,周鳳英總把老人扶到室外曬太陽,陪她聊天。夏天午后,把老人扶到大樹底下乘涼,呼吸室外新鮮空氣。大伏天里,在空調房時間待長了,或電扇風大了,劉芳老人會感到不舒服。此時,周鳳英和家人會輪流拿起扇子,圍著老人,為她扇風降溫。老人的指甲長了,周鳳英體貼地幫她修剪。“老人年紀大了,穿不慣市場上買的內衣,都是我跟著裁縫學裁剪,親手縫制。老人經常說,我就是她的親閨女,不是親生,勝過親生。”老人換下的衣服,周鳳英及時清洗干凈,晾曬后疊好,擺放在床頭。年過九旬的劉芳老人,床上的被褥疊放得整整齊齊,身上收拾得清清爽爽,走到哪都被人夸贊,是個清爽時髦的老人。
劉芳老人住在單家14年,一共住過4次院。鄉村道路狹窄不通汽車,老人年齡大,坐不了自行車或電動車。“每次都是周鳳英一家人輪流背著送醫院,劉芳老人真是好福氣,遇到這么一個好人家,讓人羨慕。”鄰居陳奶奶說,周鳳英和家人輪換背著老人到村外公路打車,再用車送到醫院。老人住院期間,家里人輪流值班,精心護理,保證床前不離陪護人。換尿布、床單,幫老人擦身子,周鳳英一家人從無怨言。老人因病痛坐不起來,吃不了飯,周鳳英就一手托住老人的腰,一手喂粥。不知情的人都對老人說:“您老真是好福氣,子孫都孝順。”
2019年2月4日,98歲的劉芳老人安詳地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非親非故,不圖名利,周鳳英一家人默默贍養守護孤寡老人14年的感人事跡,在寶塔鎮龍河村廣為傳誦。他們無私地贍養老人,盡一份孝道,不求回報,以自己的平凡舉動,詮釋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