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小船,一桿抄網,身穿鵝黃色救生衣,建湖高新區走馬村六組村民張錦秀在石家溝這條小河上,神情專注地清理著水面上的漂浮物和岸邊垃圾。 “現在這個活很適合我,每年可以拿到18000元的固定工資,園區為我們這些貧困戶想得太周到了……”提起過去和現在今年53歲的張錦秀百感交集。 1996年,張錦秀的丈夫患病去世,拋下了她和兩個不滿10歲的孩子。建湖高新區走馬村黨總支在第一時間為她家申請辦理了低保,去年初又申請了河道保潔的公益性崗位。像張錦秀這樣的貧困戶和低收入農戶,建湖縣高新區通過河道保潔、綠化管護、道路保潔、推薦企業就業等渠道,幫其脫貧確保不返貧的,有98戶。
翻開建湖縣高新區2018年6月的一次黨工委會議記錄,有這樣的一條規定赫然入目:以后確保園區公益性崗位優先解決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就業。
該區精準扶貧的著力點在“精準”上,突出扶心壯志,增強自我致富能力。針對每個低收入農戶的情況量身定制扶貧措施。
截止目前,建湖縣高新區建檔立卡戶400戶、904人,已經脫貧318戶、661人,未脫貧86戶、196人。對此,該區全體黨員干部橫下一條心,集中一切力量、調動一切資源、窮盡一切辦法,確保今年實現全部脫貧。
強化信息核查,確保精準識別。今年以來,該區在“核查”和“整改”上狠下功夫,除了完成縣扶貧辦規定的鄉鎮互查外,還抽調人員組成七個工作組,在各村開展“推磨式”交互核查,重點核查信息的精準性,新進、脫貧以及清退等程序的規范性,檢查脫貧的簽字、核算方法是否合理合規等,并將核查出的問題形成清單,交辦落實整改,并形成整改報告,確保信息精準,為全區全面實現脫貧目標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明確工作任務,全面推進結對幫扶。該區嚴格按照縣扶貧辦黨員牽手致富結對幫扶工作的要求,積極組織全區黨員進村入戶,開展結對幫扶活動,深入貧困戶家中宣傳政策,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困難,了解貧困戶的需求,讓每一個貧困戶充分感受黨和政府的溫暖。截至目前,全區404戶建檔立卡戶全部落實幫扶,真正做到全覆蓋。
推進項目扶持,增強扶貧造血功能。該區利用資源優勢以及對象戶自身發展的動力,推進產業扶貧和就業扶貧的力度,增強造血功能。今年上半年,通過扶貧基地最大限度調動低收入農戶種植的積極性,小麥畝產達800多斤,平均幫助每戶增加收入2400元以上。與此同時,高新區將扶貧基地拓展到309畝,分給未脫貧的以及存在返貧風險的120多戶對象戶種植,幫助每戶每年每畝增加收入2500元左右。
脫貧摘帽不是最終的目的,消除貧困永遠在路上。“當前,高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任務還十分的艱巨,仍需要我們加倍努力。下一步,我們將扎實推進脫貧攻堅與園區發展深度融合,一方面抓剩余貧困人口的脫貧,另一方面抓脫貧成果的鞏固提升,持續增強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和自我發展的能力,確保貧困群眾穩定脫貧,可持續脫貧。”建湖縣高新區主要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