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江陰高城墩遺址作為目前長江沿岸發現最大的良渚文化遺址,同樣引起廣泛關注。
“墩”即高土堆的意思,江陰史志辦的資料顯示,1975年冬至1976年春,江陰石莊鎮(今屬璜土鎮)高城墩周圍的村民在墩中心建窯取土制磚。土窯停工后,又由于村民取土建房,遺址不斷被蠶食,如今僅殘存北部約2000平方米,高度降至7米左右。在此期間,江陰市博物館在村民中征集到玉璧、玉鐲和石斧等文物。
1998年11月,南京博物院考石研究所對遺址進行了調查鉆探。1999年11月10日至2000年6月,由南京博物院、無錫市博物館、江陰市博物館組成聯合考古隊,對高城墩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本次發掘面積共1157平方米,發現14座大、中型良渚文化中晚期墓葬,出土文物238件(組)。最終證明,高城墩遺址是良渚文化時期又一座規模大、有嚴謹的布局規劃和嚴格的建筑方法建筑的高臺墓地。
2000年4月6日至8日,在江陰召開的“江蘇江陰高城墩、佘城遺址全國考古研討會”上,考古專家們認為,高城墩遺址是一處高等級的良渚文化墓地,它豐富了良渚文化的考古資料,更重要的是這處“高臺墓地”與周邊同類墓地(如寺墩、烏墩等遺址)似可成為良渚文化的另一重要區域,是這一地區良渚文化的政治和文化中心,由此提出了良渚文化可能不止一個中心的問題。同年5月30日,國家文物局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高城墩遺址為1999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