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時代、新常態、新形勢下,沛縣人才工作聚焦新的定位、聚力新的作為,逐步造就一支規模較大、素質優良、門類齊全、結構合理的人才隊伍,為沛縣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竭的發展新動能。
聚焦“新定位” 瞄準新目標
當前,各地人才政策力度空前,區域之間的人才競爭愈加激烈。敢于解放思想、善于解放思想,能夠把人才工作放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大格局中來考量、審視和謀劃,那么人才工作就能以更高的思路、更高的境界、更高的站位和更大的格局,來推動區域產業的變革與發展。沛縣始終高度重視人才工作,先后研究出臺《關于加快建設區域性人才高地的意見》等系列人才新政,從人才集聚、平臺搭建、政策扶持、服務保障、工作機制等5個方面,提出了30條含金量高、突破力度大的具體措施。政策貴在落實。沛縣既構建起統籌聯動、齊抓共管的人才工作格局,又不斷強化人才工作者的憂患意識、責任意識,為人才創新創業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做好人才的“店小二”,最大程度地釋放人才政策紅利。
聚焦“新定位” 謀劃新平臺
實現人才工作的新目標,離不開新載體、新平臺的謀劃和建設。沛縣堅持把人才載體建設作為引進人才、用好人才的重要抓手,充分整合各方面資源,打造特色、靈活、多樣的人才發展平臺載體。加快推進國家級開發區、科技創業園、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一區一園一中心”創建工作,打造集聚高端技術、高端產業、高端人才的重要載體。加強與人才機構合作,構建國際人才引進新模式,積極推進“淮海經濟區(沛縣)諾貝爾獎獲得者創新中心”建設,推動國際高水準創新資源集聚沛縣。在科技創業園建設“人才科技之家”,打造集人才政策發布、人才項目路演、企業人才技術需求推介于一體的人才科技活動陣地。積極培育、鼓勵企業創建各類創新研發平臺和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并及時兌現獎勵資金,對首次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企業一次性給予不低于30萬元的現金獎勵。充分發揮省科技鎮長團的人才優勢和資源優勢,最大限度地集聚派出高校的智力資源。積極舉辦“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路演周”“頂尖人才智匯論壇”等活動,努力把“智慧沛縣 創業龍城”人才工作品牌打造成面向國內外招才引智的“金字招牌”。
聚焦“新定位” 抓實新舉措
實踐證明,引進一名高層次人才可以落地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可以衍生發展一個產業。沛縣著力在深化產才融合上下功夫,引進李樹深院士和王恩哥院士團隊開展智能芯片、紅外探測研發制造,正向引領沛縣芯片產業揚帆起航;支持領軍人才董明博士持續創業,碳納米材料產業和鋰電池正極材料產業形成較大規模;省市“雙創”人才孟婥教授研發的“高性能特種編織物編織技術與裝備及其產業化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江蘇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培育恒輝編織機械成為亞洲最大的編織機械生產廠商。沛縣在大力引進“高精尖缺”人才的同時,同步建立“以才引才、以才聚才”工作機制,打造高端人才“朋友圈”,形成“引進一名高層次人才,帶來一個高層次人才團隊,催生一個新興產業,培育一個新增長點”的鏈式裂變效應。“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沛縣在搶抓人才工作機遇的同時,不斷探索創新柔性引才方式,大膽引進光伏光電、輕量化新型鋁材、紡織新材料等6大產業重點領域的專家學者,在科研立項、創投融資、成果轉化等方面給予特殊待遇,增強高層次人才引育的實效性。充分發掘與中國礦業大學這個身邊“富礦”的合作潛力,明確專人深化與礦大在人才培養與引進、技術轉移轉化、科創平臺載體建設等多方面市校合作交流,陸續達成多個合作簽約項目。
聚焦“新定位” 搞好“心”服務
“環境好,則人才聚、事業興。”沛縣始終以構建徐濟區域間最優的人才工作社會環境為己任,著重在生活服務、人文關懷、制度措施等各方面下功夫,把人才工作重點從過去注重人才短期政策制定,轉變到有利于人才長期發展的市場機制建設上來,從人才工作的“前臺”管理走向“后臺”服務,做到思維轉向、角色轉變、定位轉型。完善人才工作考核機制,對工作成效較好的單位進行獎勵,對工作不力、造成人才流失的單位進行問責,凝聚人才工作合力。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各級黨組織不斷加強對各層次人才的人文關懷,完善領導聯系重點人才工作機制建設,把人才的成長發展放在心上、抓在手里、落到實處,為各類人才提供“管家式”服務。對于人才在子女入學、配偶安置、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個性化合理需求,做到有求必應,全力以赴解決后顧之憂,讓人才真正安心創新、專心創業。
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是創新者的時代,是追夢人的時代,這也對人才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沛縣正以更高的境界、更強的本領、更優的作風、更好的精神狀態,聚焦人才工作新定位,聚力招才引智新作為,銳意開拓進取,努力創造無愧于新時代要求的人才工作新佳績。